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社会组织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民发〔2016〕101号),社会组织应根据所处业务领域的整体薪酬水平,参考住所地人力资 源社会保障部门发布的工资指导价位和工资指导线,以及行业薪酬调查报告发布的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就工资收入水平和调整幅度等事项,与从业人员进行平等协商,并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确保从业人员薪酬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相适应。
上一篇:学会工作百问175:社会组织能否自主决定内部薪酬分配?
下一篇:学会工作百问173:社会组织薪酬管理应坚持什么原则?
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条的规定,下列团体不属于规定登记的范围: (1)参加…
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慈善事业为目的,按照其章…
团体标准由本团体成员约定采用或者按照本团体的规定供社会自愿采用。国家鼓励各部门、各地…